查看原文
其他

【文章导读】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的绿色低碳路径探索——以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心城区为例

点击关注 > 城市规划
2024-09-08


1

研究背景

县城是我国重要的城乡人居形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过程也是民生改善、宜居宜业、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和绿色低碳建设的过程,为我国双碳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民生保障。2021年5月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是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2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把握县城功能定位,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推动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县城逐步有序承接生态地区超载人口转移,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

湖北省是中国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省内平原地区、山区地区、滨水地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面临的现实条件和挑战各不相同。2022年8月,在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县城高层建筑调研摸底工作的通知》要求下,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在全省开展县城高层建筑调研摸底工作,进一步摸清县城建设密度、强度以及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湖北省发布《关于加强县城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政策文件形成研究支撑。

相对于平原地区,山地县城建设受到局促且分散的建设用地条件、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约束以及艰巨的山地利用工程技术制约,形成了经济发展水平各异、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的山地县城样本。具体到每个山区也都有一套适应地方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城市建设方法。因此,县城高度形态控制切忌不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一刀切政策,而应根据地方特点在广泛进行现场调查、收集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审慎制定相应政策。县城建筑高度不仅仅是城市风貌的问题,也不局限于城市规划管控技术。尤其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山区,建筑高度控制涵盖了城市发展和居民发展权的问题,也涉及到县城安全底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多领域协调统筹的问题。山地县城高层建设与高度形态管控应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调控系统,从规划编制、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推进有效实施。

本论文在湖北省县城高层建筑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山区县城高层建筑形态管控方法的分析,以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心城区城市设计为实证案例,探讨了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县城高度形态管控的可能路径和技术方法,以期为广大山区县城城市设计中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塑造美好城市空间形态,建设高品质生活环境提供参考。

2

山地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现实需求

受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影响,山地县城建设面临建设用地局促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约束,高度形态管控是处理好就地城镇化空间容量和山水生态安全格局之间矛盾的关键技术支撑。浙江永嘉县上塘中心城区城市设计通过梳理绿色低碳建设与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的空间逻辑,提出以山水融入为基础建立空间秩序框架,以主客互馈为原则满足空间价值需求,以山城眺望为支撑建构空间管控途径。借助山城视觉互馈的技术方法,提出高度形态管控指标体系,构建整体管控数字模型并建立“空间高度+控制强度”双维管控机制。最后,在山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中,从整体空间结构重塑、视廊景观层次丰富、城市魅力界面优化三方面实现高度形态的绿色低碳管控及其空间技术传导。

此外,对于生态敏感、开发用地局促的山地城镇而言,县城建设常常肩负就地城镇化空间载体与生态安全底线保护的双重责任。县城建设不能再照搬城市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开发模式,需要直面用地规模、开发强度约束,向低排放、低污染、高质量转型。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的绿色低碳技术优化,需要参照区域山水格局建立整体空间秩序框架,落实“全要素全空间全过程”的高度形态管控要求,建立连接过去、现在、未来,以“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节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目标体系。

▲ 图1 | 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目标体系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文献改绘。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q6J5X1i_9gLmKKHAj6AXw。


3

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特殊性和技术路径


3.1 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的特殊性


首先,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受山区人居环境历史地理空间形态影响。山地城镇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直接受到河谷地形及其周边山地的强烈限制,经过40余年的快速城镇化发展,城镇空间快速扩张,生态空间不断受到挤压。我国山地县城多具有功能混杂、建设拥挤、新城与老城建设两张皮的特征。老城建设用地呈现碎片化,缺乏连续的绿色空间,呈现“插花式”的高层建筑布局。同时,缺乏规划覆盖的新城建设呈现用地粗放、布局松散、高度失序等问题。

▲ 表1 | 永嘉县上塘中心城区山水城格局演进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其次,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需要回应山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环境需求。山地县城具有融入山水的景观风貌与人居品质特色,呈现疏密有致的空间形态和临近可达的绿色空间格局特征。然而,过去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建设行为导致山水景观资源与城镇建设割裂,无法满足山地县城居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人居环境需求。

▲ 图2 | 新时期上塘中心城区“山—水—城”整体格局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最后,受山水县城风貌彰显和现有空间管控技术约束影响。绿水青山是绿色经济的催化剂,山地县城具有实现“两山双向转化”的物质基础。山水环境是城市风貌的感知基调。然而,县城现行的高度形态管控方式与城市无异,山地县城迫切需要建立兼顾“功能合理”和“形态和谐”的城市设计高度形态管控途径,为绿色低碳建设提供空间技术保障。

▲ 表2 | 永嘉县上塘中心城区山-城眺望模式与高度形态管控要求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3.2 山地县城高度形态

绿色低碳管控技术要求


(1)构建山水融入的生态格局,重视整体的山水风貌保护。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首先需要对生态廊道内的建筑高度采取严格控制,形成连续的低碳“峰谷”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引入外部自然山风改善县城建成区的气候环境,还能够扩大林地、湿地等高效碳汇占比加速生态价值转换。此外,需要从整体上实现对县城山水特色资源的识别和山水格局风貌的保护,这就需要利用传统合形辅势理念,并结合当前城市建设情况,使城市形态在延续原有环境景观意向的同时不断优化生长。
▲ 图3 | “城望山”滨水眺望点选取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 图4 | “山望城”眺望模式下的视觉景观评价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2)关注以人为本的自然体验,营造随处可达的蓝绿空间。山地县城的高度形态管控需要满足农村农业转移人口、生态移民对家园治理的向往和对地域山水文化的认同。高度形态的绿色低碳管控技术需要全面关注居民的空间体验需求,综合提升景观视觉因子的影响权重,从各个空间尺度把人对城市山水格局的感知转化成对高度的控制引导要求。同时,山地县城的高度形态管控还肩负营造品质公共空间的使命,可以进一步促进绿色空间与社区生活的高度融合,营造高品质的县城人居环境。

▲ 图5 | 山水可识的景观体系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 图6 | 结合绿色生态技术的山水长廊图景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3)建立形态相干的高度管控体系,彰显形态和谐的山水环境。打造山水精致县城的城市形象,实现城景高度形态和谐,新旧高度形态相干的管控目标,对目前“效益优先,美学修正”的高度形态管控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设计控制要求。现有的高度形态管控模型存在一定的设计缺位。本次研究提出从以下两方面强化设计指标的影响:一是从人的视觉景观出发提炼覆盖全域的整体高度限制和高层簇群引导要求,综合多因子分析建立兼顾风貌保护与建设发展的整体空间高度秩序。二是从中微观尺度继续深化设计要求,丰富市民对山水空间环境的视觉体验,建立形态相干的高度管控体系。

▲ 图7 | 纳入视觉影响因子的高度引导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 图8 | 整体高度形态管控模型的生成与空间形态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 图9 | 永嘉县中心城区高度形态分区分级管控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 表3 | 永嘉县中心城区高度形态分区分级管控一览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 表4 | “山望城”视廊内标识高度建筑引导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 图10 | 楠溪江滨江城市天际线高度形态优化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项目整理绘制。


4

结论与思考

县城高度形态体现了县域经济活动聚集的容量和能力,也影响着县城的整体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探索县城高度形态管控有效路径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平衡就地城镇化容量与生态安全格局保护之间的关系,更需要彰显地域山水人文特色,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研究首先面向山水相连、覆盖全域的高度形态管控需要,构建了山水融入的空间秩序和生态安全格局,为提升整体空间固碳减碳效益服务。其次,面向主客互馈的空间品质提升需求,以山城视觉互馈为技术支点,系统解析“山望城”“城望山”两种山城眺望模式对高度形态的控制引导要求,加强景观可视、特色可辨、建筑可读、路径可游的山水空间互动体验。从人的视觉感受出发提出高度形态控制的手法。同时,实现城景高度形态和谐,新旧高度形态相干的管控目标对目前“效益优先,美学修正”的管控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设计控制要求。借助“空间高度—控制强度”双维度调控机制,形成应对县城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高度预控系统。最后,通过对县城生态景观格局重塑、山水视廊景观层次丰富和县城魅力界面优化,丰富城市设计低碳技术,形成从宏观到中微观层层传导的高度形态管控体系。为推进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借助高度形态管控提升总体城市设计减碳效益提供新思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山地县城类型丰富,县城的高度形态管控需要结合县城发展阶段和发展类型差异,综合历史地理环境和生态安全格局特征等做出具体的技术安排,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

本文撰稿:杨洁  乔杰  洪亮平


原文介绍

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的绿色低碳路径探索——以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心城区为例》一文刊载于《城市规划》2023年第5期,第106-120页

【doi】10.11819/cpr20231603a杨  洁,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级工程师,城市规划师,1257430878@qq.com。乔  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讲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训基地办公室主任,本文通信作者,Jie_qiao@hust.edu.cn。洪亮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委员。【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武陵山区乡村小流域“产业—空间”组织模型研究(52008179);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鄂西武陵山区小流域聚落单元特征及其“反碎片化”治理策略(HBSK2022YB365)资助。
【全文下载】文章已在知网发布复制并搜索下方网址,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下载阅读全文。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u87-SJxoEJu6LL9TJzd50l63v2hNcriO1EE9IQHE4MTgFkgRhQ4YgPKRdEwPqBAdHdhE_6UGtMa&uniplatform=NZKPT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注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规划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